後疫情時代 – 運用AIoT打造非接觸式環境,降低傳染疾病威脅 – ADLINK 凌華部落格

2020年剛開始,空前的高度傳染性疾病讓全球各國措手不及。隨著疫情加重,居家隔離、在家工作、保持社交距離、封鎖城市國境等降低人與人接觸的政策,確實起到了遏制病毒傳播的效用,但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與社會的運作方式。在此全球危機中,凌華科技運用深耕多年的機器人、AI人工智慧、物聯網技術,推動智慧醫療、智慧城市、智慧工廠三大領域加速佈建AIoT,協助政府、企業維持營運效率,更成為人們避免接觸病毒的解決方案。 

智慧醫療機器人降低院內感染風險,釋放醫護人員工作量 

大流行期間使用最廣泛的機器人之一是消毒機器人。 Brain Corp的機器人正在清洗食品雜貨店的地板,以幫助減少員工中與病毒的潛在接觸。據《福布斯》報導,Brain Corp的Brain-OS驅動的機器人使用具有云連接的操作系統和AI軟件,用於商業自主機器人。 AMP還部署了機器人來幫助篩選可回收材料,以減少工人通過觸摸和分類受污染的瓶子,食品容器和盒子來感染病毒的風險。

消毒機器人和運輸機器人也可以在醫院工作。運輸機器人也被稱為智能醫療機器人 ,代表醫務人員移動物料,而消毒機器人則使用AI來自動識別需要治療的醫院表面,並根據其環境確定最佳的運輸路線。一些醫院部署了使用紫外線的自主移動機器人,以幫助對醫院的病房和手術室進行消毒。

AI人臉辨識提升身份識別效率,阻斷接觸式傳染途徑 

使用AI還可以幫助控制點,交通樞紐和邊緣,還可以幫助快速計算並採取行動。為了與社會隔離開來,並根據需要讓人們呼吸新鮮空氣, NParks在新加坡開發了實時地圖,遊客可以用來監視公園和保護區不同區域的人群水平。 AIoT可以幫助市民與社會保持距離,並幫助運輸物流和城市管理的其他領域。 異構計算平台還可以幫助城市利用智慧城市項目所需的AI工作負載的力量。

遠距智慧監控工廠設備,降低員工通勤巡訪時曝露於感染病毒的風險 

疫情過後,因社交距離及非接觸的環境要求下,許多企業開始思考如何利用遠距工作、數位轉型改善營運模式。維持工廠正常運作的廠務或製造設備,往往依賴工廠員工、設備供應商定期巡迴檢測維修。然而,疫情期間,人員的每次外出巡訪都是感染病毒的風險。凌華科技 遠端即時設備監控已是相當成熟的解決方案,透過感測技術偵測設備的振動、轉速、溫度、壓力等狀態,可於工廠設備邊緣端立即分析,或是上傳至雲端系統進行分析,讓相關人員從遠端掌控設備狀態,避免人員外出曝露於感染病毒的風險中。 

邁向更智慧的未來 

重大的歷史事件往往伴隨著重大的改變。相信艱難的疫情終將會過去,而以往大家所熟悉的生活、工作方式,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改變。讓我們在防疫的同時面對未來,思考如何以更智慧的方式迎接未來的世界。 

作者:曾文森
作者:曾文森

凌華科技亞太區業務總經理